财经新闻
您所在的位置:欧洲杯买球app-欧洲杯足球平台 > 财经新闻 > > 正文经济日报:减税降费添活力 积极财政政策助经济开好局-欧洲杯买球app
减税降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、激发市场活力,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反映减税降费政策力度超出预期,是最直接、最有效、最公平的惠企措施。我国减税降费不是临时性的举措,而是具制度性、持续性的。在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和有效保障民生中,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至关重要。尤其是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,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
1月13日,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一季度工作时提出,着力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,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;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,推动在建工程建设和具备条件项目及早开工,带动扩大有效投资。从会议的一系列部署可以看出,我国正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工具,推动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。
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,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.1%。这个成绩来之不易,财政、货币等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新年伊始,从中央到地方,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减税降费、专项债多方面发力。在货币政策方面,则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
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”,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。财政部在去年底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。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2日,专项债发行拉开了大幕,这比往年大为提前。其中,河南省发行专项债券519亿元,四川省发行专项债券357亿元。目前,多个省份已相继发行专项债,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建设、交通能源、生态环保、乡村振兴、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领域,发行量已占提前下达额度的相当大比例。
专项债券除了加快发行进度,更要注重管好、用好。各地坚持“资金跟着项目走”,优化债券投向结构,落实好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等政策,加快建立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、评估、遴选等工作机制,积极发挥专项债券融资成本低、作用机制直接、政策见效快等优势,尽快扩大有效投资,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。
值得关注的是,财政部近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地方债管理。比如,启用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项目信息披露模板,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,防范专项债券风险;正式上线试运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,通过定期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、余额以及经济财政状况、债务发行、存续期管理等信息,促进形成市场化融资自律机制。
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体现。2019年,我国实施了“史上最大规模”的减税降费,预计超过2万亿元,占gdp的比重超过2%,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国家。减税降费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、激发了市场活力,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反映减税降费政策力度超出预期,是最直接、最有效、最公平的惠企措施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。对此,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作了相关部署,近期各地也提出了具体举措。比如,浙江省提出要全力做好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,进一步提高减税降费效应分析精准度,拓展服务简便化,增强减税和服务双重获得感;厦门市则提出从政策、税种、经济类型、行业等维度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和效应分析,关注纳税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,确保政策执行到位。
我国减税降费不是临时性的举措,而是制度性、持续性的。2020年,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,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各项政策,特别是增值税、个税等减税政策,同时完善其他相关政策,充分发挥叠加累积效应。此外,应继续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,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,给企业、个人更多获得感,更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减税降费带来财政减收,再加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,财政收入必然“吃紧”。由于减税降费力度超出预期,2019年前11个月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967亿元,同比增长3.8%,其中税收收入149699亿元,同比增长仅0.5%。
从2019年情况看,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较大,今年也将延续这一局面。为此,政府过紧日子成为重要要求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“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”。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也明确,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,一般性支出要大力压减,不必要的项目支出要坚决取消。
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。面对新形势,各级政府必须开源节流、增收节支、精打细算,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。近期,在各地两会上,“紧日子”成为重要关键词。比如,北京市明确,对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项目支出分别按照3%和10%的幅度压减,推动全成本预算绩效改革向公用事业、转移支付、行政运行等领域拓展;上海市提出,各部门一般性财政支出一律压减10%以上,部门预备经费全部取消。可以看出,各地对今年政府过紧日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。
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。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,必须做好重点领域保障,特别是要做好民生保障工作,把钱用在刀刃上,精准发力,补上短板。比如,北京市明确全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;上海提出确保社保、医保、教育等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,确保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支出只增不减。
在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和有效保障民生中,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至关重要。从各地两会情况看,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得到高度重视。各级政府应坚持以收定支,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和方式,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,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。尤其是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,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。
中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。同时,当前世界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,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。我们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,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,把减税、节支作为主要着力点,发挥出更大作用。通过财政、货币、就业等宏观政策协调配合、共同发力,提振市场预期,推动高质量发展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